
        黄宾虹1865-1955)现代杰出画家。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岑、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县,出生於浙江金华。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 ,陈崇光等学花鸟。又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 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钟鼎”之功力较深。
       1906年在安徽歙县新安中 学堂教国文。
       1907年后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1937 年由上海迁居北平,被聘为故宫古物鉴定委员。兼任国画研究院导师,及北平艺专教授。1946年任北平艺专教授,1949年后任中央美 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1948 年返杭州,任国立杭州艺专教授。晚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  黄宾虹在栖霞岭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聘为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因病未赴)。1955 年3月25日因病去世。
艺术境界
      《山水轴》:山川浑厚 草木华滋
      黄宾虹认为画在意不在貌,主张追求“内美”,认为国画最高境界就是“有笔墨”。此幅作于1934年的《山水轴》,正是展现其笔墨特色的代表作。笔墨上,以重墨细笔勾画树木茅屋,再用墨层逐渐积累,由轻而重,直至浓墨打点。
   《拟孙雪居笔意》:色渍漫溢 流彩飞扬  黄宾虹作品
   《拟孙雪居笔意》图是黄宾虹渍色画法的经典之作。技法上,山形质朴,不作奇峭之状。黄宾虹将渍墨画法发展到渍色画法,突破了画面墨色的限制。作品一派色渍漫溢、流彩飞扬,色墨浑然一体,令山水意蕴散发出别样的魅力。
   《为居素作山水图》: 刚柔相济 清妍秀润
  《为居素作山水图》作于1952年,时年黄宾虹八十七岁。画面染色不多,突出赭石和草绿色的鲜亮。其崇山峻岭,山路曲折,远景苍山之葱茏,近景茅屋之孑然,不落寻常蹊径,笔墨枯润相间,有虚有实,繁而不乱。画面虽层次变化丰富。
   《深山夜画》:静中寓动 暗中求明
   《深山夜画》是其晚年山水画代表作,充分展现了他“黑、密、厚、重”的不俗画风:画面元气淋漓,墨华飞动,意境清远深邃,去尽斧凿雕琢之迹,令观者动容。虽是夜山,但画面并非墨黑一团,反而是水际天光、清澄一片。
 
      其著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画微》、《画学编》、《金石书画编》、《画法要旨》等,与邓实合辑《美术丛书》并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
字画列表
      黄宾虹知名画作:《富春江图轴》、《峨眉龙门峡》、《松雪诗意图》、《花卉四屏条》、《设色山水图》等。
 
 编辑:中华仓颉文化网    杨嬅    http://www.zhcjw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