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今天是: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文祖仓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墨之家 专家论字 艺术长廊 仓颉学院 旅游在线 论坛 项目开发
网站简介 商铺直达 仓颉文化研究部 新闻时讯 会员管理 在线服务 仓颉艺运 饮食文化 博客 在线祭祖
热门新闻
最新商品
仓颉之子
彭德怀元帅
2007/11/22 16:02:07

        弘扬仓颉文化杰出人物

                                 
                                                 003pdh.jpg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号石穿,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彭德怀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国防及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他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原则,始终保持坦荡的革命胸怀,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极其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之本色,一直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尊敬、爱戴和怀念。


      彭德怀同志曾任中共六届候补中央委员;七、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等职务。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81224日,邓小平同志在彭德怀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称彭德怀同志是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直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怀念和爱戴。”“彭德怀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


       出版有《彭德怀传》、《彭德怀自述》、《彭德怀军事文选》等。


    生平事略

 

      彭德怀于189810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按族谱所排,彭德怀取名清宗,字怀归,号得华;原名得华,号石穿;他幼年读过两年书,因家贫辍学务农,下煤窑做工;15岁时参加饥民闹粜,被官府通缉,逃到洞庭湖当堤工。


      1916年入湘军当兵,痛恨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黑暗统治,萌发富国强兵思想。1919年在连队秘密组织救贫会,后因派会员杀死一恶霸被捕,在押解途中逃脱。


      1922年改名彭德怀,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回湘军任排长、连长、营长;1926年随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结识共产党人段德昌,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271月于所在营成立士兵委员会,订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维护士兵权益的会章。19281月升任团长,4月在大革命失败的革命低潮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22日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任军长兼第13师师长;率部在湘鄂赣边转战数月,建立三省边界革命根据地,后率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第4军会师。


      19291月为了配合第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担负留守井冈山、钳制湘赣敌军的艰巨任务;19306月任第3军团总指挥,率部在平江击败国民党军的进攻,乘胜攻入长沙,占领十日。


      1931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41月补选为中共第六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中,他是前线主要指挥员之一,所率3军团屡建战功。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逐渐认识到倾冒险主义的危害,曾对错误的军事指挥提出严肃的批评。


      193410月率部参加长征,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会后率3军团积极执行新的作战方针,北渡赤水,回师攻占娄山关,再克遵义城,协同第1军团歼灭大量反扑之敌,取得第一方面军长征后第一个大胜利。


      19356月第一方面军同第四方面军会合后,他坚决拥护北上方针,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9月,第13军合编为陕甘支队,任司令员。10月,与政治委员毛泽东率部到达陕北。在他率领红军勇猛打退敌军骑兵的追击后,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同年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直罗镇战役。


      19361月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月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与毛泽东等指挥部队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宣传抗日,扩大红军;5月任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西征宁夏、陇东,迎接第二、第四方面军北上会师;10月底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副总指挥(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与朱德总司令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取得平型关等战斗的胜利。尔后在华北敌后领导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指挥部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在与日军进行频繁战斗的同时,并与制造磨擦的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40年,在华北发动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使全国军民受到鼓舞。

 

      19428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统一领导对敌斗争、整风学习、大生产和减租减息运动,实行精兵简政,领导华北军民渡过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19439月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对日军的大反攻。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19473月初,国民党军胡宗南等部20多万人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时,指挥仅2万余人的陕北部队和后勤机关,同十倍于己的敌军作战;在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后,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采取拖疲敌人的蘑菇战术,伺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一个半月内连续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后又在沙家店歼敌两个旅,挫败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扭转了西北战局,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在其他战场的作战;194823月间率部在宜川、瓦子街一举歼敌五个旅,于422日收复延安。彭德怀出奇制胜,以劣势兵力战胜优势兵力的指挥艺术,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1949年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形势下,运用军事进攻与和平谈判方式,解放西北五省。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


      195010月,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边境安全时,他坚决拥护抗美援朝的决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七个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


      经过两年边打边谈,于19537月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19524月回国,主持中共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从19549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他以极大的魄力,领导实行军队组织机构和重大制度的改革,改善武器装备,组建技术兵种,举办各类军事学校和研究机构,实施正规的军政训练,建立第一线国防筑城体系,促进人民解放军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从单一兵种到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历史性转变。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97月,彭德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期间,不顾个人安危,为民请命,勇于直言,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提出批评,遭到错误的批判,并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免去国防部长等职务。


      庐山会议原本是为了纠左,但会后却在全国展开了反右倾运动(反对以彭德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上万名党员受到了批判与非人道待遇;其中大部分党员在1962年被平反,恢复了工作;但毛泽东设下了底线:谁都能平反,唯独彭德怀不能平反。


 

      19626月,彭德怀愤然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信(八万言书),反驳庐山会议强加给他的不实之词,坚持真理,再次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审查——贺龙受命成立彭德怀专案组进行审查,但无结果。


      19659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最后一次接见彭德怀,对其承认也许真理在你那边,并对在场的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称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诚心诚意的。对老彭的看法应当是一分为二,我自己也是这样……在我的选集上,还保存你(彭德怀)的名字。为什么一个人犯了错误,一定要否定一切呢?


      彭德怀最终被派往四川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一职——在另一个特殊的战场上,他顾全大局,忍辱负重,高举真理之旗,进行艰苦卓绝的工作;他正气凛然,威武不屈,用生命做了最后抗争的可歌可泣的悲壮历程。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彭德怀又遭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无端诬陷和严重迫害,被红卫兵从成都押回北京,惨遭批斗、关押,他据理斗争,坚贞不屈;由于长期的摧残和折磨,他身患结肠癌,于197411291452分在北京含冤辞世。


      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彭德怀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同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他与陶铸同志同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邓小平同志亲致悼词。

 

                                   

 

       编辑:中华仓颉文化网   杨嬅   http://www.zhcjwh.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1352号-1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仓颉文化网 联系我们
网络实名:仓颉 通用网址:仓颉文化 联系电话:0913-6163699 6163799
本站由仓颉文化公司监制(陕.05271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