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今天是: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文祖仓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墨之家 专家论字 艺术长廊 仓颉学院 旅游在线 论坛 项目开发
网站简介 商铺直达 仓颉文化研究部 新闻时讯 会员管理 在线服务 仓颉艺运 饮食文化 博客 在线祭祖
热门新闻
最新商品
文墨之家
元四家
2007/11/22 17:30:36

         元四家:指中国画上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位元代画家。其共同特色,是以“雅洁淡逸”山水画风。强调水墨画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四人同处于一个时代,年龄相近,他们的风格和特点:黄公望是山川深厚,草木华滋;王蒙是画山水多至数十得,树木不下数十种,千岩万壑,迦环重迭;吴镇山水苍茫沉郁;倪瓒山水,所谓“天真幽淡,萧杀寂寞”,具有一种荒凉空寂、疏简消沉的趣味。
    

        吴镇(1280-1354),字中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人,博学多识,性情孤傲,隐居乡里,在杭州以卖卜为生。他的画师承巨然,善用湿墨,充分发挥水墨画的特性。尤喜作渔父图,表现苍茫气象,均为江南名山景色,水墨圆浑苍润,笔法凝练坚实,喜作洒脱流丽的草书题款,史称诗书画三绝,吴镇常用披麻长皴,山水师巨然,自出新意,也善做墨竹.他的画风沉郁苍莽。


   吴镇传世作品


《溪山图》《嘉禾八景图》、《水村图》《渔父图》、《双桧平远图》、《秋江渔隐图》、《秋山图》、《清影图》等。


         王蒙(1308-1385),字叔明,湖州人,因隐居在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生活于元末明初,明初曾任泰安知州,后被牵连入狱而死。他从小向外祖父赵孟頫学画,长大后与黄公望、倪瓒多有交往,在四家中年纪最幼,但在画艺上颇受他们称赞。倪瓒曾赋诗赞颂“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他的画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解索皴、牛毛皴。用墨厚重,构图繁密,点细碎苔点,画面繁密充实,景色郁然深秀。与倪瓒的焦墨渴笔景物空灵形成鲜明对比。王蒙的画多表现隐居生活,运笔和写景富有层次变化,构图喜欢满满当当,撑足纸面,色彩对比强烈,用笔老辣朴实.他善画江南林木丰茂的景色,湿润华滋,意境幽远。代表作品有《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 《春山读书图》、《夏山高隐图》等。

     王蒙传世代表作
  

    《青卞隐居图》、《春山读书图》上海博物馆藏;《葛稚川移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秋山草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公望(1269-1354),常熟人,原名陆坚,在10岁左右时过继给90岁的黄氏为子,取意“黄公望子久矣”改名黄公望,字子久。自称“松雪斋中小学生”年青时作过小官,因别人的事牵连入狱。出狱后改名一峰,并当了道士,开始画画。50岁后隐居杭州,专心于山水画创作。被推为元代四大家之冠,他的山水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善作水墨和浅绛两种山水.黄公望得到舅舅赵孟頫的传授,融合宋代各大家之所长,到了晚年,又卧青心,望白云,深入到大自然中观察体悟,形成自己气清质实,骨苍神腴的艺术风格。他的代表性作品《富春山居图》,花了七年时间完成,高33厘米,横长396.6厘米。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精粹收聚于笔下。画家中锋、侧锋兼施,尖笔、秃笔并用,长短干笔皴擦,湿笔披麻,浑成一体,确为山水画中的巨作。而<;快雪时晴图>;的简笔勾皴水墨衬染,水墨迷朦之中一轮当头之日红艳明亮,独具匠心。

     黄公望传世作品


    《九峰雪霁图轴》、《天池石壁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山居图》(南京博物院藏)、《富春大岭图》(南京博物院藏)、《秋山幽寂图》(上海博物院藏)、《富春山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富春山居图》、《为张伯雨画仙山图》(上海博物院藏)、《丹崖玉树图》等。

        倪瓒(130l--1374),字元镇,又字玄瑛,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沧浪漫士、曲全叟、海岳居士等,又曾署名东海倪瓒、懒瓒,变姓名曰奚玄郎,题名诗画时常用云林。元大德五年(1301)倪瓒生于无锡梅里诋陀村。祖父为本乡大地主,富甲一方,赀雄乡里。父早丧.弟兄三人,同父异母长兄倪昭奎字文光,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曾“宣受常州路道录”、 “提点杭州路开元宫事”、 “赐号元素神应崇道法师,为主持提点”、又“特赐真人号,为玄中文洁真白真人。”二哥(同胞)倪子瑛。在元代,道教的上层人物地位很高,有种种特权,既无劳役租税之苦,又无官场倾轧之累,反而有额外的生财之道。倪瓒从小得长兄抚养,生活极为舒适,无忧无虑,倪昭奎又为他请来同乡“真人”王仁辅为家庭教师。倪瓒受到这样的家庭影响和教育,养成了他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清高孤傲,洁身自好,不问政治,浸习于诗文诗画之中,和儒家的人世理想迥异其趣。故而一生末仕。

      青少年时期的倪瓒虽然家境富裕,生活优裕,但未染上纨绔子弟习气,对自身的学习修养,抓得挺紧。家中有一座三层的藏书楼“清泌阁”,内藏经、史、子、集、佛经、道籍千余卷。倪瓒每日在楼上读书作诗,除精心研读典籍外,对佛道书籍也多有涉猎。“清泌阁”内还藏有历朝书法名画,时间较远的有三国锺繇的《荐季直表》,较近的有宋代米芾的《海岳庵图》等。倪瓒对这些名作朝夕把玩,心摹手追,尤其对董源的《潇湘图》、李成的《茂林远岫图》、荆浩的《秋山图》,潜心临摹,揣摹其神韵气质。同时,他常外出游览,见到有价值的景和物随手描绘,他精细地观察自然界种种现象,认真地写生,归后往往画卷盈笥。倪瓒一方面注意继承传统技法,博采各家所长,勤奋的学习,为他后来在绘画上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倪瓒传世作品


       《江岸望山图》、《竹树野石图》、《溪山图》、《六君子图》、《水竹居图》、《松林亭子图》、《狮子林图》卷、《西林禅室图》、《幽寒松图》、《秋林山色图》、《春雨新篁图》、《小山竹树图》、《容膝斋图》、《修竹图》、《紫兰山房图》、《梧竹秀石图》、《新雁题诗图》等。有《水竹居图》、《容膝斋图》、《渔庄秋霁图》、《虞山林壑图》、《幽涧寒松图》、《秋亭嘉树图》、《怪石丛篁图》、《竹枝图》等传世。

 

编辑:中华仓颉文化网     杨嬅   http://www.zhcjwh.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1352号-1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仓颉文化网 联系我们
网络实名:仓颉 通用网址:仓颉文化 联系电话:0913-6163699 6163799
本站由仓颉文化公司监制(陕.05271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