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今天是:
2024年4月20日
网站首页 文祖仓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墨之家 专家论字 艺术长廊 仓颉学院 旅游在线 论坛 项目开发
网站简介 商铺直达 仓颉文化研究部 新闻时讯 会员管理 在线服务 仓颉艺运 饮食文化 博客 在线祭祖
热门新闻
最新商品
仓颉与饮食文化
菜豆腐
2007/10/30 0:00:00

                     cdf001.jpg      cdf003.jpg         cdf002.jpg 



      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制作历史悠久。是西乡的名小吃,原在西乡是招待宾客的佳肴。

      现在以是大众化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过浸泡、打磨成浆,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该豆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浆水加入大米煮熟,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粥熟食之酸香可口,特别食酸味豆腐时,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后清香意爽,余味无穷。菜豆腐营养价值高,既经济又实惠,真是-山珍海味油腻腻,不如西乡的菜豆腐。

      如果说哪道中国菜最负盛名,恐怕要首推豆腐了。

      豆腐的历史源远流长,据五代谢绰《宋拾遗录》所称:“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亦始传其术于世。”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也曾在《素食诗》中自注:“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它的老家来自安徽寿县,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所创,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

      据说豆腐的发明纯属误打误撞,淮南王广招方术之士炼丹,把豆汁作为丹苗。一次,盐卤无意滴进豆汁里,化学反应竟凝结成豆腐,淮南王长生未得,倒对中国餐饮作了贡献。

      过去上海人喜欢吃豆腐,尤其是嫩豆腐。那时豆腐装在一个塑料盒子里,上面封上一层薄膜,3角钱一盒,很受家庭主妇欢迎。下班回家,买上一盒,油锅一开,用剪刀将薄膜轻轻划开,用刀铲将那吹弹可破的豆腐割成小块,放进锅里,不消四五分钟就可上桌,方便得很。

      别看豆腐价廉,却可以翻出许多花色。小葱拌豆腐、豆腐烧肉丝、红烧豆腐……据说豆腐之乡安徽寿县竟能做出400多道豆腐菜,成为当地旅游招牌。不过因为习俗关系,上海人平时是不能做豆腐宴的。

      但是上海人却有两道独特的豆腐菜名闻遐迩,一是猪油渣烧豆腐,这道菜可能已经失传,但上了年纪的老上海都记忆犹新。前几天在翻沈嘉禄的《上海老味道》,其中有一篇关于猪油渣的文章,说起儿时的淘气,偷吃猪油渣。大作家自述当时家里每天菜钱五毛钱,一月四两油不够吃,买来猪油膘熬油,渣渣头舍不得扔掉,炒豆腐,也算开荤。

      这几年当了老吃客,经常出入饭店酒家,从来没有看到猪油渣烧豆腐。不过即使有,估计像我们这些老家伙兴趣也不会大,最多尝两口,回味回味。

      豆腐虽然价钱便宜,但并不等于不好吃,现在上海最流行的马桥豆腐就很受欢迎。上次到莘庄一家饭店吃饭,一道骨头豆腐汤烧得活色生香,几个人连汤带豆腐全部吃光。说起这道菜,老板娘脸上发光,说这道豆腐菜曾经在某次上海菜评比中拿了银牌,别看这豆腐不起眼,却是正宗马桥豆腐,祖传的,每天关系户限量供应,还传男不传女,搞得神秘兮兮的。本人感慨过去世上三件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每天深更半夜起来滴盐卤,面色苍白赛豆腐。现在当然完全不同了。

      其实马桥豆腐也突破了本帮特色,它不再是吹弹可破一副白白嫩嫩的样子,而是有点像北方的老豆腐,甚至看得出“毛细血孔”。本人以为豆腐本来就是为他人作嫁衣的,纤维粗了反而让其它鲜味渗透,吊出了味道。但马桥豆腐味道正,老嫩得当,豆味浓而不腥。

      豆腐虽然好吃,但多吃也有弊端,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再则含嘌呤较多,痛风患者少食为妙。在此,也算给喜欢吃豆腐的提个醒。

 

 

      编辑:中华仓颉文化网   杨嬅    http://www.zhcjwh.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1352号-1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仓颉文化网 联系我们
网络实名:仓颉 通用网址:仓颉文化 联系电话:0913-6163699 6163799
本站由仓颉文化公司监制(陕.05271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