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今天是:
2024年4月20日
网站首页 文祖仓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墨之家 专家论字 艺术长廊 仓颉学院 旅游在线 论坛 项目开发
网站简介 商铺直达 仓颉文化研究部 新闻时讯 会员管理 在线服务 仓颉艺运 饮食文化 博客 在线祭祖
热门新闻
最新商品
文墨之家
日本与中国的汉字改革运动!
2007/12/4 19:33:24

 

      杨振宁先生在一次演说中说:「世界的变化如此巨大,而一百六十年间中华民族的历史才是真正翻天覆地的历史。一百六十年的前一半,是一个曾有辉煌文化的、富有自信心的民族的悲惨沉沦史––从泱泱大国、天之骄子,沦为任人宰割、民不聊生的次殖民地。比受到外国人欺凌与卑视更可怕的,是中华民族自已彻底丧失了自信心。<种族退化论>与<废除汉语论>更都是百分之百没有自信心才会萌生的说法。


      远在近一百年前,在清朝末和中华民国初,中国知识界就有人提出「废除汉语论」。认为中国的落后与「落后的」汉字有关,他们主派废除汉字,说甚么「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虽然中华民族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充满着文化自卑,笔者却不以为这些文字改革者都对自已的民族「百分之百没有自信心」;他们提出「废除汉字」,无非在探索强国之道罢了。


      其实,「废除汉字论」起源日本国。其废除汉字运动起源于日本的明治时代,早于中国。早在1872年,日本的前岛就向明治政府提出「推行新学制,幕仿西洋诸国采用表音文字,制定新文法」的建议。虽然当时的政府并未采纳前岛的建议,虽然有不少异议,但知识界一批人一直未放弃废除汉字的主张和努力,形成长达近百年的废除汉字、日语罗马化的语言文字改革运动。这场运动起起落落,有时与政治斗争联系起来,有时与民族主义联系起来,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美军占领时期,达到了高潮:几乎到了要完全废除传统日语而改用英语的地步。不过最后又回到了它的起点:规定以「康熙字典」为依据,日本自己说「返祖」了。


      汉字真的使国家落后了吗?

      说汉字使中国落后的理由很多。理由之一,是:几百年来,凡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都先进、都强大,凡使用方块字的国家都落后、被欺侮被压迫。

      但是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几百年来,并不是所有使用拼音文字的国都强大、都先进。历史上也有不少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和国家被欺侮、被压迫,甚致被消灭;当它们被欺侮、被压迫、被消灭的时候,拼音文字也没有救过他们。第二、汉字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拼音文字也至少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拼音文字史前的至少两千年间,中华民族一直是先进和强大的民族;就是在汉字与拼音文字并行的一千多年历史中,汉民族也是更加强大、更加先进的时期占了绝大部分,仅仅是清末以后的百余年时间中华民族才落后了。


      说汉字使中国落后的理由之二,是:汉字不适用于现代通讯、印刷、传播、不适于「计算机化」、不适于现代工业化生产,等等。但是,恰恰是近代電腦科技的發展,文字處理?的廣泛應用,反過來證明了漢字其實是最實用、最有效率、最先進的一種文字。何群雄先生在<汉字在日本>一书中说:在日本「七、八十年代之交,随着计算机汉字处里技术的进步,文字改革的最后一块基石崩溃了」。


      在中国情况也是一样。现代「数字化」计算机技术问世之后,汉字的实用性和效率才逐步显现了出来。


      「数字计算机」把一切现象、实物、图象、文字,通统转化成「数据」,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储存、计算、传输、通讯、传播、显示、印刷等等。当前,计算机技术己经深入社会生活各方面,包括各个不同的行业。与语言、文字关连最大的现代印刷业、出版业、报业、传播媒体等,都更加离不开计算机。而恰恰在这几个与语言文字相关连的现代化工业里,汉字显现出比拼音文字更大的优越性:计算机处理﹝包括传输、通讯﹞汉字和汉语比拼音文字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约高出3.7至4.0倍﹞;汉语更加适用于未来智能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等。


       总之,现代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使汉字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说汉字使中国落后的理由之三,是:汉字源自「形象」;形象文字使中国人惯于「形象思 维」而不像西方人那样,惯于「逻辑思维」;他们说,「逻辑思维」使西方科学发达而「形象思维」使中国科学不发达。

      但是,这种理论早就被实践证明是完全错误的。现代理论甚致认为惯于「形象思维」的人才更加富于创造性,只靠「逻辑思维」不会有伟大的创造。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他自已习惯于用形象,而不是用符号来思考;这就是「形象思维」。杨振宁、李振道都惯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人。他们的「形象思维」使他们打破了「宇称定律」,获得诺贝尔奖,再次改写了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


      因此,中国科学不发达、中国落后应该另有其它原因,不能怪罪于汉字。


      「废除汉字运动」走了多远?


      先说说日本政府的「文字改革」走了多远。

      虽然「罗马字日语论」、「改用英语说」在日本学界和政界内甚嚣尘上,政府也努力在中小学实施罗马字教育,但日本的汉字改革一般都从限制汉字的字数开始,而且几十年间实际上一直在兜兜转转,没有甚么突破。1923年公布了1,962字的<常用汉字表>,当时的目标很明确:希望通过这个<常用汉字表>很制汉字的字数,以后再逐步减少以至达到以假名替代汉字的目的。1938年日本政府的「汉字主查委员会」经过100次审议,于1942年通过的<标准汉字表>,却收用了2,528个汉字。1945年,主宰日本教育的占领军总司令部下令「把汉字限制在1,500字以内,外语和数学的教科书用罗马字母编写」,审议会提出把<常用汉字表>限制到1,295个字。这个议案,又被说成「用于教育太多,用于社会生活太少」而被全体会议否决了,最后公布了1,850字的<当用汉字表>。1951年众议院通过了以<当用汉字表>为依据但不强制执行的「改正案」,又为限制使用汉字松绑,汉字改革又退了回去。

      这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本的计算机文字处理有了长足的发展,解决了一系汉字的形成、输入、储存、显示、打印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汉字在计算机应用上不但不再是个间题,而且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这反过来暴露了<常用汉字表>、<当用汉字表>等一系列汉字改革方案的问题。


      1978年,日本政府公布有6,355字的JIS X 0208汉字编码标准;1983年又有JIS X 6626-1983标准等等。汉字的编码标准字数一直在增加,也一直被兼不够用。


      终于有了1993年的JIS X 0221的20,902字编码标准。接着,有了1996年的<表外汉字字体表试案>,日本政府在公布该方案时并且声明,它「是法令、公用文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表外汉字字体的依据」「这个字体表将明治以来传统的印刷文字字体﹝并非<康熙字典>字体的本身,而是以<康熙字典>为依据作成的明治以来的铅字字体即<康熙字典体>﹞置于印刷标准字体的地位。」

 
       至此,日本的「废除汉字运动」算是划上了句号,日本汉字终于「返祖」,「认祖归宗」地回到了<康熙字典>和<康熙字典体>。这是汉语文化对西洋文化的一次胜利。
    中国的文字改革运动有着与日本类似和擂同的过程。」

      我们有1956年的第一批汉字简化方案,一表共收简化字230个,二表285个,三表54个。1964年出版<简化字总表>收字2,238个。


      同期又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当初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有两个目的,近期目的是为汉字注音,远期目的是为实得拼音文字做准备。」


      「一简」和「汉字拼音方案」使中国大陆进入了「废除汉字论」的起动过程。


      197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公布了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该「二简」方案把汉字更进一步简化,加「废除汉字」的方向又多走一步。所幸1986年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停止使用「二简」方案中的简化字。对将来是不是还要继续简化汉字,国务院上述通知说「应持慎重态度」。学者们说:「这并不意味着简化字的方向错了。」


      由于GB2312的二千余汉字实在不缚使用,1990年6月,中国又公布了【GB/T12345】即【信息交换用字编码字符集辅助集】,该集共收集6866个汉字,是关于繁体汉字的第一套国家标准,它企图解决与六千七百个简体字相对应的繁体字,但其实根本满足不了需求,所以也几乎不被大多数计算机系统所采用﹝包括IBM、微软甚致中国国内的计算机系统都沿用台湾政府的Big5大五码﹞。1995年12月,中国政府再制定了【汉字内码扩展规范】即【GBK】标准码集。这一次它共收集了20902个汉字;它除向下与【GB2312】编码兼容外,更重要的是向上支持ISO10646.1国际标准。该标准是国际组织ISO制定的通用编码标准﹝该标准1993年被中国政府以【GB13000.1】的形式认可。【GB13000.1】共收录了包括简繁在内的20,902个汉字,简繁汉字处同一平台。


      2000年7月,中国政府公布了【GB18030】信息交换字编符码,并规定从2001年初强制执行。这个标准比【GB13000.1】进一步,共涵盖了27,484个汉字,也是简繁汉字处同一平台。这是一套国际标准组织认可的汉字「大字符集国际标准」。虽然【GB/T12345】已经收进了6千多个繁体字,【GB13000.1】共收录了包括简繁在内的20,902个汉字,中日的汉字编码在计算机与通讯领域里已经逐渐统一,不过与日本不一样的是,中国至今仍没有像日本政府那样,允许在「法令、公用文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国家标准字集【GB13000.1】和【GB18030】里所有的2万多个汉字。在计算机和通讯领域之外,中国的汉字应用还没有「认祖归宗」。不过,在全国人大教体文卫委员所属的「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编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读本>﹝2001年1月出版=一书中也宣称:「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1981年至1987年,国家有关部门还先后发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络码字符集>的基本和第二、第四辅助集,这三个字符集均系国家标准,共收规范汉字21039个。这些规范标准,都是出版物使用汉字时必需严格遵循的。」21039个国家法定的规范汉字,繁体、简体各占多少?执重执轻?执忧执劣?这样的争论实在没有必要。实际上,随着计算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越来越深人广泛的应用,中国简繁汉字在社会生活里的完全平行共享,己将是一种必然。

 


编辑:中华仓颉文化网   杨嬅  http://www.zhcjwh.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1352号-1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仓颉文化网 联系我们
网络实名:仓颉 通用网址:仓颉文化 联系电话:0913-6163699 6163799
本站由仓颉文化公司监制(陕.05271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