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今天是: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文祖仓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墨之家 专家论字 艺术长廊 仓颉学院 旅游在线 论坛 项目开发
网站简介 商铺直达 仓颉文化研究部 新闻时讯 会员管理 在线服务 仓颉艺运 饮食文化 博客 在线祭祖
专家论字
热门新闻
最新商品
专家论字
21世紀中華民族的書同文
2010/6/19 10:46:54

   大陸識繁寫簡,兩岸古今相連。漢字紐帶加固,中華和合萬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孔  子《論語?憲問》

  一、 漢字獨創的中國奇跡

 

  這種古老的文字,……有一種精煉、簡潔和玉琢般的特質,給人的印象是樸素而優雅,簡煉而有力,超過人類創造出來的表達思想感情的任何其他工具。

                                                        ——高本漢(19世紀瑞典著名漢學家)

 

  當代人類的文明,來源於東方四大文明古國。如今,四大文明古國除中國之外,其他三個都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被送進了歷史的博物館。所以,每當人們提起他們,都要在其國名前面加個“古”字,叫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唯有中國前面不加“古”字。因為,標誌中國文明的漢字,像一條歷史的長河,屢遭災難,從未枯竭,從未中斷,延綿五千餘年,一脈相承,流傳至今。造就了浩如煙海,光彩奪目的中華文化。這在人類文明史上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奇跡。

 

  《三國演義》開篇:“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秦始皇統一中國,施行“書同文”的國策後,中國所謂的分,只是政治勢力在行政上的對峙。在文化上,在人們心目中,總是因“分”而“盼”,盼望團圓。以漢字為根的中華文化是從來不分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漢字融合了“五胡亂華”;宋元時期,漢字融合了遼、夏、金、元文化;滿清入關以後,漢字又融合了滿人文化。最終形成一個以漢字為記的中華民族。

 

  漢字還在與世界各民族的交往中,融通了漢唐以來從西方傳入的佛教文化;北宋時期,從非洲傳來的猶太文化。最終形成了融儒釋道為一體的中華文化。並且哺育了朝鮮、韓國、日本和南亞各國的文化,造就了一個和合共容的漢字文化圈。

 

  為什麼漢字有那麼大的包容能力?首先是漢字本身博大精深,能海納百川。其次是中國歷代王朝,都把漢字“流通當世,衣被後學”當成文化建設的大事來抓。

 

  歷史學家認為:中華文化,失于暴秦,得于《說文》。正是因為有了《說文》,文字得解,《五經》得傳,這才有了中華文化的世代傳承。

 

  自東漢許慎著《說文》後,歷代王朝均有自己的新典。梁出《玉篇》、唐出《廣韻》、宋出《集韻》、金出《五音》、元出《正韻》、明出《韻會》,到了清代,皇帝親覽,出《康熙字典》,民國時期出《中華大字典》,新中國出《漢語大字典》。

 

  回眸歷史,秦始皇統一中國,真正統一的是漢字,從未消除過方言。法國前總統德斯坦1993年訪問中國後,發表了一篇文章說:“(中國的)這種統一,不是因為地區而異的口語,而是書面語,即那些在中國到處都絕對一致的著名的漢字。”可見,中國歷來是靠文字來統一的國家。

 

  中華民族是以中國為家,華夏為號,炎黃為旗,陰陽為道,中庸為德,龍鳳為圖,漢字為記的偉大民族。抓住漢字,就抓住了中華文化的根;抓住漢字,就抓住了全體華人的心;抓住漢字,就抓住了經國大業的韁繩,周公吐脯,天下歸心。

 

  二.漢字簡化帶來的危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宮賦》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由於政治上的原因,大陸和臺灣陷入了長達五十年之久的分裂局面。當前海峽兩岸迎來了在“一個中國”前提下,共商民族前程的新時期。

 

  同族同祖,同文同根的中國人,一國可以多制,但一國不可以多字。從文字上看,同祖之人,處理得好就是同祖互“助”,處理不好就會同祖互“阻”。“敵人”往往是從“嫡親”裏演變出來的。怎樣“適宜”地處理好兩岸簡化字與繁體字的文化銜接問題,是事關民族興衰,國家存亡的重大問題。

 

  1、 漢字簡化的背景及對漢字的歷史選擇

 

  1949年中國文盲占全國人口的80,一個文盲充斥的國家,要進入20世紀的科學時代,第一道難關就是要掃除文盲。而文化基礎甚差的廣大工人、農民和士兵,要在短時間內學會和掌握高深嚴密的漢字,那是不可能的。於是,發生了推廣簡化漢字運動。對於這段歷史,後人應當給予理解。

 

  但是,把簡化看作是40年代漢字拼音化的繼續,那是絕對不能允許的。1958年由於毛澤東的慎重和周恩來的睿智,將原先擬定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在頒佈時圈去了“文字”二字,改為“汉语拼音方案”。在決定漢字存廢的歷史關頭,中國人選擇了漢字。

 

  2、漢字簡化的原則、原因和狀況

 

  ①.述而不作的慎重態度

 

  簡化漢字並非現代人的杜撰,它是從殷商遺留的甲骨文中,從漢魏六朝的石刻中,從唐人的雕板印刷中,特別是從太平天國的告示、便民由單、門牌、行船路票、對聯中,收集整理而來的。如以“万”代“萬”,以“体”代“體”,以“无”代“無”等,這些早就有了。

 

  對姓名和地名用字,採取了謹慎態度。如太平天國的“囯”字,原是大口框裏一個王字,經過再三討論都通不過,大家認為世界潮流都走向民主化,還強調“王”不合適宜,所以最後定為大口框裏一個“玉”字,造出这个“国”字。

 

  在做簡化字时,做了一件非常有益的工作,就是淘汰了一千多個異體字。

 

  ②.不懂漢字的深層原因

 

  中國的人文始祖,五千年前發明了漢字,史稱“萬古文明由此起”。為什麼後來會出現簡體字現象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說明人們對自己祖傳文字並沒有透徹的瞭解。所以,三千年前商代巫師祭神時,在甲骨上刻了許多簡體字。東漢許慎作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也未能徹底破解漢字之迷。如對“重”字的解釋,僅有“厚也”兩個字,沒有點破“千里為重”的本意。又如對“武”字的解釋,他沿用小篆之誤,解為“止戈為武”,未明“正弋為武”的真諦。歷代文字學家也均在“六書”裏徘徊,沿襲到今。

 

  五四時期,對究竟漢字是什麼?作了“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的回答。漢字究竟從哪里來?作了“漢字是古代封建社會的產物”的回答。因此,漢字落後,放棄漢字的思潮也就形成了。

 

  睥睨漢字的思潮,既不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也不利於在國際上樹立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形象。

 

  ③.體系混亂和文化斷代

 

  簡化字帶來的致命傷是,三分之一的常用字(2235字)失去了漢字的表意性質,從漢字原有的結構規律中分化出來。還有一個嚴重問題,把本意不同的漢字作了簡單歸併,人為造成笑話。如“頭髮”轉為“頭發”、“北斗星”轉為“北鬥星”、“松花江”、轉為“鬆花江”等等。其直接後果:

 

  第一,不按漢字的性質和規律來教學漢字,將漢字淪為外國字母來教,死記硬背。教師漢字文化水準急劇下降。出現了看不懂先祖古籍的新生代。甚致發生了要求聯合國將漢字國際文本的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的重大事件。目前國內機票、車票、公共設施、甚至連廁所也都去掉漢字標記,換成拉丁字母。國際人士反響很大,說中國是唯一個主動放棄自己傳統的國家。

 

  第二、大陸華人與海外華人文字交流中出現了障礙。簡體字的國際資訊庫環境必然形成對繁體字的包圍和擠壓。漢字是中華民族的護身符,丟掉漢字,中華民族面解體的危險。

 

  這個危機形成的時間之長,影響面之大,危害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它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次外來文化的入侵,此次危機問題出在中國人自己放棄自己的文化傳統。一個民族政治上、經濟上的衰敗,還有風水輪流轉的翻身機會,如果在文化上衰敗了,就再也無復興的可能了。

 

  三.漢字統一的全民行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具體部門無權改變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字制度。

 

  當代學者蕭啟宏先生,1999年創立“漢字起易說”,出版《漢字啟示錄》系列,把倉頡依據伏羲八卦發明文字的神話變成了現實,把人們對漢字的認識提高到了哲學的高度。特別是他《漢字通易經》、《從人字說起》《信仰字中尋》、《中國漢字經》、《國學童子功》、《漢字大世界》、《漢字開智之路》一系列著作的出版和漢字全息高效教學體系以及《學習六百,控制六萬》全漢字電腦系統的發明,為在全民中普及漢字全息文化知識,解決漢字教學難題,實現全部漢字的現代化,開闢了道路,迎來了漢字講話的新時代。

 

  通過“立字為教”的漢字文明建設活動,大興“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的文明古國之風,再造“仁義大國,禮儀之邦”的國家形象。把建設和諧中國,和諧世界的人類盛德大業開展起來。

 

  臺灣和香港固守了漢字真書(繁楷)的淨土。但是,在此基礎上還要開展漢字,“字形藏理,字音通意”的全息文化教育,把人們學習漢字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

 

  具體做法,應當是國家公文繁簡并用,作為過渡,最後全面恢復繁體字。教育上大陸提倡將漢字全息文化融入識字教學,識繁寫簡。臺灣提倡普及漢字全息文化知識。個人書寫,繁簡尊便。出版物可用過渡辦法。總的方向,總的目標是全面恢復漢字的全息系統。

 

  [按]:在華人世界和中文領域裏,發表漢字繁簡對照表便於認識簡化字的人學習繁體字,認識繁體字的人瞭解簡化字。評議指出:簡化字大約分表意弱化、表意轉承、表意相背、純粹符號幾種情況。

 

                                                                                                                                      報告人 :萧启宏
                                                                                                                                           号:萧宏文國

 

 

编辑:中华仓颉文化网   杨嬅   http://www.zhcjwh.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1352号-1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仓颉文化网 联系我们
网络实名:仓颉 通用网址:仓颉文化 联系电话:0913-6163699 6163799
本站由仓颉文化公司监制(陕.05271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