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今天是:
2024年4月27日
网站首页 文祖仓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墨之家 专家论字 艺术长廊 仓颉学院 旅游在线 论坛 项目开发
网站简介 商铺直达 仓颉文化研究部 新闻时讯 会员管理 在线服务 仓颉艺运 饮食文化 博客 在线祭祖
仓颉研究部
热门新闻
最新商品
仓颉研究部
走进石楼沟
2013/4/12 8:23:33


    
      神奇活力而又充满诱惑的白水大地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山水独特,底蕴深厚、魅力无穷,人杰地灵、活力无限,丰富神秘的历史文化、星罗棋布的历史遗迹、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渭北台原上一幅多彩迷人、令人神往的优美画卷,石楼沟就是这幅卷上一朵盛开的奇葩。

      关于石楼沟的故事,孩提时就听村子里老人们传说,远古时期,我们的老祖先轩辕黄帝手下有一个记史官员叫仓颉,是咱白水阳武人,长着四只眼睛,脑子特别聪明,创造发明了文字。那时候没有笔墨、没有纸张,他就把字刻在木头树皮上、窑洞土墙上、河边石头上及动物的甲骨上。时间一长,他造的字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他住的土窑洞里已经放不下了,而且土窑潮湿,损坏了许多,仓颉很犯愁,但他仍继续造字。他的这种精神感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一天晚上,玉帝派天神给仓颉托梦说:“人间没有字,万古如长夜。你就安心地造字吧,不要担心没处放,我给你建造一座高大的石楼,能把你造的字全部藏在里面。”同时又给仓颉讲:“在石楼没有盖成前,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一涉凡人,泄露了天机,就会功亏一篑。”第二天早晨,仓颉醒来出门一看,在人迹罕至的沟内,只见一群群石猪、石羊驮着石头,数不清的石人当匠工,挖地基打夯垒墙,干的热火朝天。仓颉心里知道天神派来了神兵帮助自己盖石楼,心中十分高兴,造字的劲头更大了。他叮咛老娘和妻子这些天不要送饭来了,自己靠饮洛河的水和食野果充饥。不料石楼砌到一半时,母亲贸然送饭进来,见到满沟岔的石猪石羊硌噘咯噘地驮着石头,数不清的石人吭哧吭哧地砌着石墙,一个个累的大汗淋漓。仓颉母亲是一个心底善良的老妇人,看到此种情形,惊讶地喊道:“看把石人累的,石猪石羊多可怜啊!歇歇,快歇歇吧!”话音刚落,石人一下子扑到在地,石猪石羊也卧倒不动了,山沟立时变得死寂无声。仓颉听到母亲的喊声,急忙跑出窑洞,见此情景,干着急也没有任何办法。因母亲一句话泄了天机,破了仙气,天神也无能为力。石楼只修了一半就停工了,但石楼沟的名子因石楼而得名,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把它叫做石楼沟。据说,石楼修成后,东西长五十余丈,南北宽三十余丈,有三百丈高。白天在楼顶可以俯视五岳,卧看海边,可唤来百鸟绕楼齐鸣;晚上在楼顶可以听见天宫群仙聚会时的话语笑声,可与月亮中的嫦娥、吴刚饮酒聊天拉家常。每年七月七,还可瞧见牛郎会织女的动人情景。千百年来,这个动人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着。那时我就想,什么时候能到石楼沟看看,那该多好啊!

      光阴似箭,时间如梭。自己先是上学,后是工作,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直到花甲之年,也就是壬辰年的金秋十月,我才有机会坐在仓颉文化研究会吴金谋会长亲自驾驶的本田越野小汽车里,由赵国康老师作向导,伙同李忠堂老师,樊树勋先生一行五人从白水县城出发,沿着通往尧禾镇门公村的柏油路驶去,考察拜谒向往已久的文祖仓颉造字圣地——石楼沟。

      小汽车在光洁平整宽阔的公路上行驶,透过明净的车窗玻璃,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极美的金色,美的撩人心扉。公路两旁栽植的柳树,秋风掠过它们,拉下了一片片树叶,它们在轻盈地婆娑着,似只只美丽的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又如海浪中的片片叶舟,被冲离了水面,在空中打个旋转,然后轻轻地降落下来。偶然看到田野里的谷子笑弯了腰,高梁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黄澄澄地玉米粒像一颗颗金豆子,还有那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像水晶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五彩斑斓的光。看见最多的还是那一片连一片的果园里,鲜艳水灵的苹果成熟了,一个个长的像影视名星们的脸蛋蛋,确实逗人喜爱。果农们挎着篮子,把苹果一个个地采摘下来,这样一种收获的美、成熟的美、浓郁的美,会让所有的人所倾倒、所折服。

      人们都说春天好,实际上我最喜爱的还是家乡的秋天,他与春天相比,没有那么多的沙尘狂风,没有那么多雾霾干燥,没有那么多病毒传染。秋天的风是那么的柔和,水是那么的流畅,天空是那么的碧蓝,人们后是那么的活跃。家乡的秋天就是这样,比春天要好,比冬天要暖,比夏季要凉爽!

      从地图上看,石楼沟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渭北高原的过渡地带。被东北黄龙山、西北雁门山脉相抱,滔滔的洛河水穿山过岭、弯弯曲曲由西向东从沟底流过。我们一行五人由吴会长带领,在门公村北下了车,然后顺着一条山间小道步行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来我们心驰神往的石楼沟。

      站在石楼沟顶端,看到这沟壑纵横、崖立如削,变幻多姿的景象时,感到犹如走进我们古老民族的历史纵深。看到了文祖仓颉那皱褶密布的大脑皮层,看到了他那智慧的凝聚,也看到了他同大自然搏斗的同时,用粗壮的双手创造出了惊天动地的文字,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历经五千年风雨沧桑,残存的石楼仍然高高地耸立在沟内的石楼山上,楼体为长方形,东西长约150多米,南北宽约80多米,高300米左右,是一座很宏大的建筑工程。这座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仓颉藏字石楼遗址,从南面远远望去,大家惊奇地发现竟然像一个爬行的巨型寿龟,尾朝西,头朝东,昂首朝阳。从侧面远看,又酷似一峰高大的骆驼,屹立在洛河之滨,正在迎接我们的到来。满沟大大小小的卧石,与传说中的石猪,石羊极为相似。如今,石楼底部变成了大片的灌木丛林,底座周围的土坡上长满了毛茸茸的野草。登上石楼,我们发现石楼现存只剩下两层,下层东西有两个楼道,上层南北有三个楼道,大约有一米多宽。道壁光滑,如刀切一般,石缝间长满了藤蔓和野草。斑驳的室内墙壁上多处岩画清晰可见,有的像山水,有的像花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非常逼真。楼内北边有一只比磨盘还要大的丹青石龟,爬在地上,身体微朝上倾,半缩着脖子,头望着天空,这与仓颉当年造字中遇到的天赐灵龟背负洛书正好吻合。这位为仓颉造字提供帮助的伙伴和启蒙者,仍在苦苦地等待着仓颉归来。石楼内还长着几棵野生椒树,比米粒还小的鲜红花椒非常若人喜爱,因正是成熟期,个个红的张开了小嘴巴。我好奇地摘了几颗放进口中品尝,嘴唇和舌尖很快就麻木了。一阵微风漫过,吹来一阵阵野性的带有浓浓的中药味儿的馨香。那香味长驱直入,沁人心脾,让人无法拒绝。原来倒塌的石楼内铺开着一片金黄色的野菊花,在这金秋的阵风中,我环顾了一下四周,除了这野菊以外,再没有看见其它花儿了。我顿时感到:野菊花生长在这山野里,生长在这远离尘世富贵和奢华的境地,生长在缺少泥土的石楼里面,野菊花是细瘦的、清苦的,乃至可怜兮兮的,但同时又是坚韧的、甜美的、富有的。它虽然因缺乏养分花朵很小,但却是粲然一片,密密匝匝,以生命的光彩显示出一个孤傲而片片的群体,为大自然做出了自己的精彩奉献!

      正当大家感到口渴时,我们在一簇矮矮的野生石榴树丛中,发现一个红红的圆球,悬架在树枝上,红的像一团火。我惊奇的喊了一声,“那是什么?”身边的李忠堂老师定睛一看说:“那是石榴。”看我不太相信,接着又补充说,“没问题,那是野生石榴。”我很快走到跟前,看到这矮小的树木,竟然结出这棵硕大的果实,它比市场上出售的石榴要大的多,外表要红的多。这棵熟透的石榴,裂开了一寸多宽的大口子,鲜红的玛瑙似的石榴籽,被太阳晒的渗出了浓浓的果汁,一只采蜜的小野蜂,腿脚被牢牢地粘在了上面,不论它怎么挥动着翅膀挣扎,也很难脱身。我随手从树上折了一枝嫩树条,轻轻地拨动着蜜蜂,帮助它脱离了险境。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石榴摘了下来。这是仓圣爷爷赐给我们的礼物。于是大家分享起来,我剥下几粒水灵灵、红艳艳的石榴籽送进嘴里,轻轻一咬,即觉得酸溜溜、甜絲絲,直沁心田,顿时干燥的喉咙凉爽了许多。更令人喜爱的是石楼沟内那一树树火红的柿子,仿若一盏盏小红灯笼一样挂在铁灰色的树枝上,红得透亮,红得迷人,红得大家眼馋……不知怎么的,意无人采摘。特别是一些熟透了的圆嘟嘟的软柿子,终于不堪枝头上的寂寞,一经秋风芉芉玉指轻轻的召唤,便从树端跌落下来,重重地砸在了地上。“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是古人对这季时光的怀想,我们今天身临其境。大家吃着从树上摘下的柿子,更多的感怀,更多的体味,更多的感动,流露在脸上,表现在举动上,满载在心灵上,令人沉醉,令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那次石楼沟一行,我哪患了八年之久的咽喉炎很快痊愈了。经过了秋冬春季节的考验,再也没有复发。再是,后来我与吴会长、李老师在仓颉的出生地阳武村遇见到一位叫王耀德的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告诉我们,过去常听他爷爷讲,黄帝给仓颉建造。石楼时,因工程非常宏大,洛河两岸各个部落的千军万马,大人小孩,都投入到施工大会战中。有的搬运石头、木料,有的搭架、垒墙,有的制造运输车辆、施工工具,有的负责后勤生活保障。石楼沟附近的门公、车庄、车家源、大头源、孟家塬过去都属于阳武的地盘,这些村名与史前文明息息相关,与石楼沟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村中至今还流传着许许多多仓颉造字与修石楼的动人故事。直到解放初期,石楼沟还属于阳武村辖区。那时候村里人常踩着石墩到洛河南边的石楼沟采药、砍柴、打兔子、挖野菜、捉野鸡、捡鸟蛋改善生活。谁家盖新房、  洞都要到石楼沟背块石头回来埋在地基里,这样可以沾到仓圣爷的仙气和灵气,使后代人更加兴旺聪明。

      从石楼沟归来,自己一直沉浸、陶醉在那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之中。每当闭着眼睛遐想的时候,那山、那沟、那石、那景仿佛就在眼前,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仓颉文化研究会 宋振东

  

      编辑:  仓颉文化     杨嬅       http://www.zhcjwh.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1352号-1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仓颉文化网 联系我们
网络实名:仓颉 通用网址:仓颉文化 联系电话:0913-6163699 6163799
本站由仓颉文化公司监制(陕.05271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