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今天是: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网站首页 文祖仓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墨之家 专家论字 艺术长廊 仓颉学院 旅游在线 论坛 项目开发
网站简介 商铺直达 仓颉文化研究部 新闻时讯 会员管理 在线服务 仓颉艺运 饮食文化 博客 在线祭祖
新闻动态
热门新闻
最新商品
新闻动态
杨家村“二十一世纪考古的重大发现”
2011/7/21 19:04:13

                                                                                   ——陕西眉县出土青铜器震惊考古界

 

 

      西周宣王时期“单”氏家族的酒器青铜

        
      “震撼,我感到非常震撼”,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见到陕西省眉县杨家村出土的青铜器后,连声大呼。他认为只有用“震撼”才能表达兴奋的心情。 

      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成员、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李伯谦在1月29日召开的“陕西眉县出土青铜器座谈会”上说:“27件铭文青铜器的发现是空前的,它必定是2003年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21世纪的重大发现。对这些铭文的解读,也许将改变我们对西周历史的认知。”

      这批27件铭文青铜器出土于陕西省眉县杨家村的一个窖藏里,是当地村民1月19日取土时发现的。眉县及宝鸡市文物部门立即赶赴现场连夜清理发掘完毕。目前,这批文物已经完好保存在我国唯一的青铜器专题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尚待进一步的除锈保护与研究。 

       经专家们初步鉴定,27件铭文青铜器都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代的标准青铜器,权属“单”氏家族。铸造人“逨”曾经长期主管周王朝的林业和渔业工作,如今天的林业局长一般,同时,他还跟随周王打过仗。

      李伯谦说:“我看见这些文物,感到非常震憾,也很吃惊!得知同时出土27件铭文青铜器时,我们正在开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预备会,会上决定马上出发到西安去!要在春节前了解具体情况!” 

      李伯谦说,西周出土过许多次青铜器,但这次出土的青铜器价值超过了原来出土的青铜器。例如,此次出土的青铜盘有铭文360余字,从周文王追述到周宣王,囊括了西周的12代王,再下一代西周就亡国了。 

      眉县文化馆的考古专家刘怀君说:“在这批青铜器出土地点不足2公里的范围内,历史上曾经3次大规模出土西周青铜器。此次出土的青铜器是百分之百的有铭文,总数不会少于3000字,实为罕见。1976年出土的微氏《史墙盘》铭文长284字,记述了从周文王以后的7个王的事绩。” 

        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说:“此次27件铭文青铜器的出土无疑是重大发现。它不仅具有考古学的重大意义,为西周王侯和宣王晚期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在历史学上也为西周历史画出了清晰的轮廓。” 

      李学勤说:“考古上的重大发现不是比值钱与否,而是以对历史认识和研究有无重大帮助为依据。考古不是挖宝!其意义难以言喻。”

       座谈会上,专家还就这批文物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影响和古代中国的礼器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围绕杨家村连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如:杨家村为什么有这么多青铜器窖藏?西周铸造青铜器的铜是从哪里来的?单氏家族为什么要将青铜器埋起来?单氏家族最后到哪里去了?等等。专家们对此作了解答。

      杨家村青铜器解开千古之谜 

      今年1月19日,陕西省眉县马家镇杨家村几位村民与往日一样,来到村北的一个土崖上挖土。一镢头下去,半崖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洞,扒开一看,村民们惊呆了:洞里全是青铜器!

      这一镢头,揭开了被考古学家誉为“21世纪考古的重大发现”的序幕,解开了众多千古之谜。 

      半个世纪的四次发现

      
这已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杨家村第四次发现青铜器。第一次是1956年,杨家村出土了4件周成王时期所铸的青铜酒器,其中两件被定名为彝方尊,两件马驹状的被定名为彝驹尊,前者的铭文记载了西周部队的部署情况,后者的铭文记载了西周畜牧业的发展情况。1972年5月,在杨家村西北300米处又发现一件罕见的青铜大鼎,鼎重78.5公斤,鼎口沿内有铭文27字,记载了周成王妃姜馈赠土地给贵族臣子的事,曾引起轰动。1985年,杨家村又出土了一套青铜打击乐器。这里解放前也曾出土过青铜器,郭沫若先生的《两周金文大系》中就有收录、记载。

      由于杨家村已几次出土青铜器,所以村民们这次发现青铜窖藏后,立即报告了文物部门,使这批文物得到了及时抢救清理。从器物的铭文可以得知,这批青铜器为单氏家族所有,其中26件是宣王时期所铸造,只有一件盂是厉王时铸造的。 

      大量王室重器为何频现杨家村

      
商周时期,铜属于国家战略物资,由天子控制,其他人很难或根本无法获得,得到铜的唯一途径就是天子的赏赐,金文中经常见到的“赐金”实际上就是赏赐铜。那么,这么多王室重器为什么在杨家村大量出土呢?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和灭商以前的首都所在地,其遗址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和扶风县之间,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而杨家村所在地正好处于周原中心区南侧,是周王室的京畿之地。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大臣基本集中在周原一带,杨家村往西分布着虢国、散等数十个诸侯国,它们与单氏先祖一样,都是周初受封的重臣。同时,杨家村处于陕西眉县渭河北岸,杨家村、李村一带是西周时期岐邑与丰镐二京间的交通要道,是当时的水陆码头,西周国家级交通干线“周道”经过这里。将单分封在此地,可看出其祖先在周初的显赫地位,他们也可能因此屡受天子“赐金”,这从此次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也可看到。由此看来,作为单氏家族的分封地,杨家村出土大量的王室重器也就很合理了。

  值得注意的是,杨家村地处渭河北岸的一个月牙型台地上,从宝鸡县到杨凌一带数十公里的渭河北岸有几十个这样的月牙型台地,这些地方已发现过许多遗址和器物,如在宝鸡县阳平镇西侧一个同样叫杨家村的月牙型台地上就出土过著名的秦公钟和秦公,在龚家湾月牙型台地上发现过西周时期大型建筑遗址,本次出土重器的眉县杨家村也是一个东西长约0.75公里、南北不到0.5公里的月牙型台地。西周时期人们选择居住地时非常看重地形,渭河北岸的月牙型台地背风向阳、水深土厚,南临渭水,远眺秦岭,背靠大周原,是十分理想的风水宝地,至今仍是当地人选择居住和生存的最佳环境,这也为以后周原地区的考古提供了参考依据。 

       精美青铜器因何被窖藏

      
新中国建立以来,陕西省关中地区发现了数十起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学术界关于青铜器窖藏性质的争论一直很激烈。有人认为窖藏是与异族交战造成的,即在与异族打仗时,仓皇之中将象征权力和财富的青铜器埋了起来;有人认为是国内战争造成的,比如西周晚期的国人暴动,贵族为了不让青铜器落入政敌之手而将其藏了起来;还有人认为将青铜器挖窖埋起来是为了祭祀祖先,或祭祀山川、河流等。

      杨家村出土的这批青铜器在挖出时存放十分规整,大器套小器,没有丝毫损坏,甚至连铸造时的毛刺都十分清晰,这也许昭示人们:这个窖穴就是专门存放青铜器的。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不论是仰韶还是龙山,不论是秦、汉还是唐,考古学家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窖穴,这些窖穴有的存放粮食,有些存放甲骨。如周原凤雏发掘的一个窖穴就是专门存放甲骨的,这些甲骨经解读是当时的档案,而这个窖穴也理所当然的成了当时的“档案馆”。由此看出,单氏家族当初也许就专门挖窖存放珍贵的青铜器。到了春秋时期,单氏家族离开了他们的封地,转辗落户到了今山东省单县一带,也许走得匆忙,也许早已忘记,这个青铜器窖穴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西周之铜哪里来 

      古时候的关中地区基本没有铜矿,而强大的西周军队要靠铜做武器,西周的王室贵族需要大量的铜来显示地位和力量。据粗略统计,自西汉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扶风县出土尸臣鼎以来,关中地区已经有50多个县出土过商周青铜器,总数不低于8000件,其中铸有铭文的礼器700多件,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那么,这些铜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经现代科技测定,西周时铜的主要来源地是安徽和湖北,大多通过商贸获得。当地将铜矿炼成铜锭,再把铜锭运到西周都城交给国库,天子就可以使用了。从遥远的地方把铜运抵关中,其间的故事一定很多,这也就是西周王朝为什么不断与南淮夷、荆楚作战的原因。 

      杨家村窖藏青铜器的考古之最

      
从杨家村出土的窖藏西周青铜器上,第一次发现出土的27件器物上件件有铭文,件件有精美华丽的纹饰。 

      一窖出土的器物中关于一个人即的历史记载文字超过2000字,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的简历,这是过去没有过的。 

      第一次系统地将单氏家族的列祖列宗事迹及族谱详细记录了下来,这对研究中国的家谱发展史、家谱的起源演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次在一窖之中的青铜器上将年、月、干支与月相四要素集中多次使用,对西周晚期青铜器的谱系研究、断代研究提供了标准器,对西周周王谱系的确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文字证据,从而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进一步细化、检测的参照。 

      出土的青铜盘上铭文达350多字,超过了过去发现的西周时期的史啬盘,成为目前已知西周铭文最长的盘。 

      这些青铜器铭文中记载了文、武、成、康、昭、穆、恭、懿、夷、厉到宣10个周王的名称、位次和有关事件,是记载历代周王最多的一次发现。我们还可以从中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即包括《史记·周本纪》等史书记载的共和执政,在铭文周王排序中没有出现,这可能与《史记》中“共和乱政”这句话有关,但是否也说明了正统与非正统的争论在西周时期就已存在呢? 

      这是目前所知西周青铜器中纪年最高的一批器物群,即其记录的年代最长,属于高年器。“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看到杨家村出土的这批器物时连说“震撼!”他反复强调,只有“震撼”二字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但这批青铜器的清锈保护和解读研究尚需时日,我们等待着,等待着这批铭文完全被解读的那一天。(杨永林)


      编辑:中华仓颉文化网  韩文学  http://www.zhcjwh.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1352号-1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仓颉文化网 联系我们
网络实名:仓颉 通用网址:仓颉文化 联系电话:0913-6163699 6163799
本站由仓颉文化公司监制(陕.05271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