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嵌画是镶嵌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史料记载其创史者是居住在伊拉克幼拉底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最初是“用小石块组成”后来人们采用玉石,玛瑙,有色玻璃等材料“绘制”代画,其具有形象生动,经久不衰的特点。一般用于装饰建筑物的墙面。天花板式地面,手饰等方面。镶嵌画以其色彩的真实性和永久性,制作的多样性以及题材广泛性而得于绵延流传。
      我国镶嵌画早期大多出现在工艺品上,如殷商时代的铜器曾有铸金和铸金嵌于的的装饰纹样出现,帝王御花园的通到和民间的建筑中发现用卵石镶嵌地面和墙面的镶嵌装饰画面。而现在的镶嵌画,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新材料运用,由平面镶嵌发展到高低,浮雕上再加镶嵌,丰富了镶嵌画艺术的表现形式。      布嵌画最大的特点是,就是通过大小色块配置体现其艺术魅力。
      居住于陕西省白水县冯雷镇新庄村七组的民间艺人刘利侠女士自1998年在姚红彩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始学习,探究民间技艺,潜心研究多年,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反复实践,吸取祖国民间艺术的精髓,终于发展到今天利用泡沫板作为面板,利用各种彩色布料互相交错勾  ,自创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布嵌艺术。该艺术品具有轻巧实用,色彩丰富多边的特点,与市场上的 玻璃等工艺品相比具有更为轻巧,经济,实用,大方,更能与现实生活相贴近的特点,实为工艺美术花园中的一支奇葩,为美化生活环境独辟蹊径,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也必将走进万户千家,为美好的生活锦上添花。
编辑:中华仓颉文化网   杨嬅     http://www.zhcjw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