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我国人文始祖仓颉的雕像在洛南县馒头山生态园仓颉园中落成。
      仓颉约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现在的陕西白水人,相传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左史官,根据历代的史书记载:仓颉神圣贤能,并且会写字。在协助黄帝征战的过程中,曾受命于黄帝旨意,创造文字。于是,仓颉研究人文心理,观察天地变化,上观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天象,下察鸟迹兽蹄山岳江河印迹,创造了汉字。
      关于仓颉造字的地点,各地纷争,众说不一,但根据史书记载及实物考证,仓颉确实在今天洛南洛河上游的阳虚山研究创造文字。并有二十八字留传存留至今。
      为了纪念这位人文始祖,洛南县今年在馒头山生态园建造仓颉园,并在园内雕塑仓颉像,雕像与人民路、县政府、中心广场垂直相对,遥相呼应,雕像主体高6.9米,底座高3米,宽3米,总体高度为9.9米,塑像采用花岗岩雕刻而成,重约40余吨,为了运输以及起吊安装方便,雕像分为四节五块,动用了两台15吨的起重机,人力60余人,耗时12小时。仓颉像气宇轩昂,身材魁伟,体形娇健,斗蓬服饰,粗束宽裹,露胸隐足,髯发微飘,右手执刀笔,左手持结绳,表示创造文字,结束结绳。整个雕像给人以高大挺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成为洛南文化生活中的永久性标志。
 
      编辑:中华仓颉文化 杨嬅  http://www.zhcjw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