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今天是: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网站首页 文祖仓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墨之家 专家论字 艺术长廊 仓颉学院 旅游在线 论坛 项目开发
网站简介 商铺直达 仓颉文化研究部 新闻时讯 会员管理 在线服务 仓颉艺运 饮食文化 博客 在线祭祖
热门新闻
最新商品
仓颉与饮食文化
河北的“操湫”---高春晓
2012/4/1 11:12:16

       仓颉故里,白水洛河以北的人,每逢红白喜事,往往顿顿以“操湫”招待客人,河南的人最喜欢兴高彩烈地去河北吃“操湫”,但是人们却不知“操湫”这道丰美的菜肴是什么含义,以音定字,是为“炒酒”。试问“酒”如何“炒”?显然是不正确的。


       据我考证,所谓“操湫”,就是古代北方民族行军打仗所食用的一种最简易、最方便、最实惠的食品。“操”,即操持、操作、料理之意;“湫”乃水潭也。行军打仗为了方便,不带锅灶、蔬菜,嫌其庞大笨重,增加负担。那么吃饭问题怎样解决?为了解决吃饭,他们只携带猪羊、干粮和少许干菜如辣面、大葱之类的东西。做饭时借用一种叫做“金柝”的铜制器物。其形为三足一柄,又名“刁斗”,白天用它可烧火做饭,晚上又可打更巡夜,退兵时还可用它“鸣金收兵”。《木兰诗》不是有“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诗句吗?这就是“金柝”、“刁斗”的证据。金柝能盛水,像水潭一样,古人把水潭又叫做“湫”,所以他们就把在金柝中做菜肴称之为“操湫”。这就是这种菜肴形象化的叫法。


       “操湫”其作法:首先把辣面用烧沸的猪油一泼,这是关键的第一步。煎猪油最主要的是掌握火侯,既不要油温过高,高则辣面泼焦了,成了黑色,做出来操湫不亮清,有苦味;又不要油温过低,低则辣味煞不下去,做出来味道太辣,难以下咽;只有火侯掌握恰到好处,才能泼出色味俱佳的辣子油。其次,将煮好的腥汤倾入金柝内烧煎,再将煮熟的大麦仁粥一勺一勺渗入汤内,不停火继续烧,再渗入切好的猪羊大肠,杂碎等物料,煎一会儿,又把血斑、凉粉、豆腐、葱花之类陆续投入,再稍煎一会,最后将备好的猪油辣子浇入,就算操作手续完成、即可出柝。一人一碗,尽可享用。一碗不够,还可两碗、三碗。碗碗操湫,端在手上,香可扑鼻,直撺脑囱;开口一尝,香香的、滑滑的、撺撺的,红而不辣,油而不腻;一碗下肚,食欲大增,再来一碗,泡上干粮,碗碗尽香,一个个直吃得满口流油,面红耳赤,浑身发热,雄姿英发,不吃出一个关西大汉来决不罢休。然后提枪上马,冲锋陷阵,英勇无比,人人骁勇善战,个个势不可当。看来,操湫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那么,河北的人,为什么至今仍能保持古代行军打仗的这种吃法呢?以我看理由有二:一是河北地区干旱,可能种植菜蔬少、市场供应不足;他们又嫌七碟子八碗摆起来麻烦费事,不如一锅走,来的简单、方便、实惠。二是河北民俗纯厚,待人实在,每遇红白喜事必杀猪宰羊,大操大办,自然这些血板、里物、杂碎需一并处理,加之豆腐大麦仁子凉粉本来就有,于是古代行军打仗吃操湫这一传统菜肴就传承下来了,而且愈演愈烈,轰动得河南人也争先恐后地要到河北去吃操湫。这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民俗传统,应该发扬!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一步一步生活水准提高了,当然人的口味也随之上升。城内饭店花样繁多,二十多道菜的大席面,人们吃腻了,需要换换口味,于是这些饭店老板一度也变个花样招徕 顾客,做起操湫生意来。他们做一大锅等待顾客光临,也可能是技术不过硬,或放的时间一长,全失去了现做现吃的原汁原味,成了一锅“辣子汤”,再也无人问津了。所以最后收了场,街上饭店再也不见操湫了。


       看来,还是仓颉故里的操湫好!


       注:湫,普通话读qiu,白水方言读jiu。


       柝,tuo


       河北,是指洛河以北陕西白水,北塬、纵目、史官一带。


编辑:中华仓颉文化网   杨嬅  http://www.zhcjwh.com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5001352号-1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仓颉文化网 联系我们
网络实名:仓颉 通用网址:仓颉文化 联系电话:0913-6163699 6163799
本站由仓颉文化公司监制(陕.05271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