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孙杰近照  
      孙杰简介       孙杰,亦名长柱,字泉人,号仓北山人,祖籍陕西白水县,国家一级美术师,书画艺术家,享受政策特殊津贴。现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台湾会馆书画艺术顾问,中国国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榜书协会艺术委员,中华仓颉书画院名誉院长,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美育美术教授。
孙杰先生从艺五十余年,耕播深研中国书法、绘画。早年在京深造于中国画研究院,师从当代书画大师董寿平,求教于徐伯涛、王遐举、白雪石之家。国画以墨竹驰名,书法以榜篆见长;尤其对墨竹情有独钟,数十年钻研墨竹技法,形成了以书入画、笔精墨妙、姿态生动、脱俗清新的独特风格:坚韧、挺拔、高洁、典雅、潇洒、含蓄的墨竹艺术,其作品深受各界人士喜爱和收藏,在海内外颇有影响。  孙杰先生勇于探索、独辟蹊径,“以书入画、以情写竹”的笔墨技巧;不但丰富了写意墨竹的造形艺术,而且为当代墨竹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其作品在国内外书画大展中多次荣获特等奖、金奖、银奖等不同种类的奖项。《千竹伴得一杰来》、《竹痴孙杰》、《孙杰墨竹》等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播出,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孙杰先生多年来撰写出版《孙杰墨竹画法》、《咏竹谈艺》、《专家品鉴?孙杰墨竹》、《孙杰墨竹画展专集》、《孙杰墨竹专号》、《长安画库?孙杰书画》、《孙杰书画专辑》、《首届仓颉杯书画作品选》等专著专集多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书画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旅游报”、“金融时报”、“华商报”、“各界导报”、“文化艺术报”及“中国人才”、“金潮”、“艺术界”、“西北职教”等报刊亦有专辑专版发表书画作品和论文。特别是他创作的《竹海行》30米巨幅墨竹长卷和以宋?文天祥《正气歌》为魂,以大篆书法入画的18米墨竹长卷以及自作诗词入画,创作的风、晴、雨、露12米墨竹长卷。得到专家、教授的嘉评,称之为超前越古之作。著名学者、评论家陈少默先生挥毫高度评价“前有夏昶后板桥,当今画竹属孙杰”。  孙杰书画作品,先后被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天安门、奥运会、十一届亚运会、四届农运会、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国家级馆(堂),“台湾怀恩艺廊”、“湖南省奇石艺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和许多海内外军政要员、专家学者收藏。其墨竹作品还多次为外交礼品,赠予海内外政要及各界知名人士。        
      孙杰先生的墨竹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超卓的造诣,日益受到艺术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全国名家是丶文丶诗词点评孙杰墨竹》一书比较完整的收录了他的墨竹画法的佳作精品,既可看到全国诸位专家学者和书画名家对他的墨竹作品的品评称誉,也是他作为艺术家五十年不懈追求的足迹记录,凝聚着他一生的心血。       对于画墨竹,孙杰先生特别强调“贵在真诚”。而“真诚”二字,不仅体现了作者敬竹、爱竹的态度,而且是了解他创造成就的一个关键。柱子虽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但很早成为了中国画家关注的题材,而宋代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这时的许多文人喜好画竹,这种喜好已经有了深层次的东西,即赋予了竹子一些独有的情感象征意义。在他们看来,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既有虚心、谦和的君子之风,又有正直、坚韧、乐观的大无畏精神。正如中国宋代墨竹画家同文在《咏竹》中所赞赏的:“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梅兰竹菊本是中国文人自我表现的文化符号,是中国人对人生哲学的探索与表述:苏东坡借竹表现落迫中的旷达,赵孟頫借竹表现压抑中的潇洒,郑板桥借竹表现浊世中的清高……但孙杰的墨竹却表达出另一番哲学的母题,不同于古人,更异于今人,而在当代画坛自成一家:在我们这个贪欲横行无视自然的浮躁的时代,他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尊重自然、理解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人境界,和一种从容、淡泊、宁静、高远、豪迈、博爱的大家风怀。因而他的绘画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亲切的人文气息。纵观孙杰的全部画作,无一不浸染着耐人寻味的“中国精神”,无一不渗透着儒雅和谐的美学传统,无一不是栖息当代人精神的摇篮曲。如莫扎特的音乐滋润着我们荒芜的心灵,如梭罗的《瓦尔登湖》敲打着我们疲惫的神经。让我们见之忘俗,心旷神怡并且流连忘返。其高举远慕、睥睨古今的宏大气度素为学界所称道,其立足传统而孤高独步的艺术造诣备受海内外同道推崇,其关注当代人精神的仁者境界更为其赢得了广泛赞誉。      孙杰早已是蜚声海内外的大画家,但他恋竹画竹成痴,“挥毫沷墨四十三,酸甜苦辣涌笔端。春夏秋冬痴画竹,画竹更比种竹难”,他把一生交给了竹子,也用竹子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为人所瞩目的艺术世界,诚如著名书法家、学者、评论家张少默先生所言:“前有夏昶后板桥,当今画竹属孙杰”。
 
编辑:中华仓颉文化网    杨嬅    http://www.zhcjw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