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息 据《瞭望》报道: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 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五中全会将集中讨论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勾勒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此前的9月16日,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中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这一包含“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深意的新概念,是否会如某些观察家的预测,被写入“十二五”规划,也颇为引人注目。
      另据悉,此次全会还可能涉及一些人事变动事项。“比如根据《党章》,中央委员的递补等人事变动,要根据条件和需要,须召开全会决定等等。”中央党校党建专家叶笃初教授近日表示。
      据了解,“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务。
      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常修泽认为,“十二五”规划将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未来几年,中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将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以及价值观的先进化和多元化。来源:羊城晚报
 附:                                                                                      “ 十二五”规划促文化产业发展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对改革领域做了较细的分类,分为: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其中,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较大。在中国,文化有事业和产业之分。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9月初曾表示,在强调文化公益性事业特点的同时,又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完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繁荣文化市场,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我们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国产动漫振兴、数字电影基地等重大工程建设,发挥骨干企业对产业的带动作用。注重培育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市场环境。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在资本运作、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相信这些政策,都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公报所提出的,“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既然负载着丰富的意义,同时又与市场相关,因此文化产业今后会面临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赚钱的机会。只要不突破“政策许可”的框框,谁能被纳入重点领域,谁就能获得多种资源支持。来源:中国经营报
编辑:中华仓颉文化     http://www.zhcjwh.com